公司新闻
工程机械将如何应对外资的加入
近年来,乱象丛生、问题频发一直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高歌猛进的发展相随相伴,特别是今年以来,外资品牌也主动介入价格战,更是有愈演愈烈之势。
毋庸讳言,竞争,一直是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发展的主旋律,这既造就了工程机械行业十年的辉煌,同时与之伴生的恶性竞争也造成了行业的无序发展。
在中国挖掘机械行业整体环境依然严峻的情况下,部分领先的制造企业采取了降价、延长保修期、低首付的销售政策,有过度竞争倾向,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,增加了行业整体的经营风险,影响了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平稳、理性、有序发展。
外资品牌主动加入价格战,可能与国产工程机械品牌一度50%的市场份额有关。更重要的是,或许是这些外资品牌制造商已经意识到,经过数轮的价格战以及高风险的销售策略,使得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发展动力不再,因而会在这一时期祭出价格这一武器,希望能给予竞争对手后一击。
而造成这一根源主要在于产能的严重过剩。2012年前的十年,是中国工程机械飞速发展的时期,尤其是2010年,在4万亿元内需政策的拉动下,一夜之间,几乎所有工程机械企业都上马挖掘机生产线,产能少则千台,多则十万台。
然而,好景不长,当工程机械企业产能扩大以后,国内市场如梦似幻般的需求突然消失了。虽然每家工程机械企业都在努力开拓海外市场,可在全球经济衰退的环境下,海外市场的容量也有限,产能过剩在所难免。
为了消化严重过剩的产能,各工程机械企业都推行了更加激进的销售政策,比如零首付、分期付款、甚至送宝马奔驰等,使原本就很高的财务风险变得更加难以控制,很多企业和经销商挣扎在生死边缘。
以前的销售模式决定了代理商们今天正在吃自己昨天种下的苦果,所以对待这种过度竞争,已经不能只靠自律,而需要完全的杜绝。
市场一直是处于无序竞争状态,假如将来从60家挖掘机品牌淘汰剩下后6家,市场就有可能有序竞争了。无序竞争是市场走向理性状态的必经阶段,现在的问题核心是品牌太多,这是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的源头。
以市场份额论成败的恶性竞争,使得行业生态环境扑朔迷离,主机厂与主机厂之间、主机厂与配套件厂之间、主机厂和代理商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。而永无休止的价格战,一次又一次的价格协调,让所有关联者一再陷入尴尬境地。在此情势下,工程机械行业如何进行自我救赎呢?
早在2005年,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倡导下,部分行业人士发出共赢宣言,倡议“共创有序竞争环境,维护中国制造的声誉,优质优价,共同走向国际市场”,呼吁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及时将国际市场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之中,加快海外拓展步伐。
这无一不表明工程机械行业在遭受重创后,一次次进行的自我救赎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如果产业不升级,结构不调整,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,价格厮杀将不可避免。
然而,工程机械企业转型较难。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力量不足,研发能力薄弱,难以应对新技术不断升级和产品的结构调整;市场开拓难度大,支柱产品难以培育和发展。而在市场低迷期,行业进入下行通道时,骨干企业对兼并重组收购动力不足,这都给工程机械企业结构调整、转型升级带来了挑战。